華國鋒紀念網 > 歷史圖集
韶山沖——韶山是偉大領袖和導師毛澤東主席的故鄉,在湖南省中部,與湘潭、湘鄉、寧鄉三縣交界,群山環抱,溪流回繞,松竹蔥郁,田連阡陌,是一個美麗的山村。
韶峰——位于毛澤東同志故居的西面,距故居二公里,海拔518.9米,為韶山第一高峰,又叫仙女山峰。因為獨秀于群山環抱之中,素有“躋其巔俯視群山若子孫,南岳洞庭望之若既”的美妙傳說。海拔518.9米,是南岳山脈第七十一峰。
毛澤東同志故居——1893年12月26日毛澤東同志誕生在這棟普通的農舍里,并在這里度過了童年和少年時代。在長期的革命斗爭中,毛澤東同志曾多次回到故鄉從事革命活動。
毛澤東同志故居——毛澤東同志從小熱愛勞動,熱愛勞動人民,熱愛學習,熱愛祖國,追求真理,16歲離開韶山到外地求學,尋找中國人民解放的道路。
毛澤東同志故居——廣大人民群眾懷著對毛澤東主席極其深厚的無產階級感情,絡繹不絕來到韶山,瞻仰毛主席故居,緬懷毛主席的豐功偉績,學習毛主席的偉大實踐和光輝思想。
華國鋒在湖南工作期間對韶山建設、發展傾注了極大的精力,多次帶領各機關干部到韶山參觀學習毛主席光輝的革命活動歷程。
毛澤東同志故居——堂屋門前。
毛澤東同志故居——堂屋,這是毛澤東同志和鄰居公用的堂屋。
毛澤東同志故居——退堂屋,毛澤東同志的母親洗衣服,煮豬食的地方。毛澤東同志小時候經常在這里幫助母親從事家務勞動。
毛澤東同志故居——廚房。
毛澤東同志故居——火塘,毛澤東同志在從事反帝反封建、創建黨的斗爭過程中,1920年曾回到韶山,和弟妹們圍坐在這火塘旁,促膝談心,宣傳無產階級革命,把親人引上革命的道路。
毛澤東同志故居——橫屋,通常是吃飯的地方。1925年2月至8月,毛澤東同志回韶山領導農民運動,親手點燃了農民運動的革命烈火。當時,曾在經這里召開過各種小型會議。1927年1月,毛澤東同志考察韶山農民運動時,在這里召開過調查會,并作了許多重要指示,推動了農民運動的發展。
毛澤東同志故居——毛澤東同志父母親的臥室。1893年12月26日,毛澤東同志誕生在這里。毛澤東同志的父親毛順生(1870—1920)。毛澤東同志的母親文七妹(1867—1919)。
毛澤東同志故居——毛澤東同志的臥室,毛澤東同志少年時代就住在這里。1925年和1927年,毛澤東同志回韶山領導和考察農民運動期間,也曾住在這里。
毛澤東同志故居——毛澤東同志的臥室,毛澤東同志從小熱愛學習,晚上常在小木桌上,桐油燈下刻苦學習到深夜。
毛澤東同志故居——閣樓,1925年6月,毛澤東同志親自培養和發展了毛新枚、李耿侯、鐘志申、龐叔侃同志加入中國共產黨,在這個閣樓上舉行了入黨宣誓儀式,親手創建了我國農村最早,最堅強的黨支部之一——中共韶山支部。
毛澤東同志故居——毛澤東民同志的臥室。
毛澤東同志故居——毛澤覃同志的臥室。
毛澤東同志故居——放農具的地方,毛澤東同志從小熱愛勞動,13至15歲停學在家,參加農業生產。
毛澤東同志故居——碓屋,毛澤東同志小時候在這里舂米。
華國鋒同志晚年再次來到韶山毛澤東同志舊居參觀,撫今追昔、感慨萬千他始終保持對毛澤東同志的敬仰之情。
毛澤東同志故居前的稻田——毛澤東同志曾在這塊稻田里參加生產勞動。
毛澤東同志故居旁禾場——毛澤東同志少年時代曬過谷物的禾場。他從小熱愛勞動人民,當秋收遇雨時,他常常先去幫助別的貧苦鄉親搶收曬在場上的稻谷。
南岸私塾舊址——及毛澤東同志少年時代游泳的池塘。
南岸私塾舊址——毛澤東同志8歲開始上學,先后在南岸、橋頭灣等地私塾讀書6年。
南岸私塾內的學堂——毛澤東同志少年時代就在這里接受啟蒙教育。
毛氏宗祠(農民夜校)——1925年2月,毛澤東同志從上海回到韶山領導農民運動,經常深入群眾,訪貧問苦,進行思想發動。毛澤東同志在韶山創辦了20來所農民夜校,對農民進行革命思想教育。毛氏宗祠是農民夜校舊址之一。
毛氏宗祠(夜校課堂)——1925年,楊開慧同志在韶山協助毛澤東同志開展農民運動,創辦農民夜校,并擔任夜校的負責人。她在這里給貧苦農民講過課。
“雪恥會”舊址——1925年,帝國主義在上海制造了“五卅慘案”。毛澤東同志以“打倒列強,洗雪國恥”為口號,在韶山建立了公開的群眾性革命組織——雪恥會。
銀田白廟(第一區農民協會舊址)——1927年1月,毛澤東同志回韶山考察農民運動,曾在這里召開過第一區農民協會干部和群眾大會,并作了重要講話。
毛震公祠(特別區第一鄉農民協會舊址)——毛澤東同志考察韶山農民運動時,在這里向湘潭特別去第一、二鄉集會歡迎的群眾作了重要講話,特別表揚了韶山婦女的革命行動,并請婦女在封建祠堂里坐頭席。
毛鑒公祠(特別區第三鄉農民協會舊址)——毛澤東同志考察韶山農民運動時,在這里向湘潭特別區第三、四鄉農民群眾作了重要講話。
毛澤東同志舊居陳列館——1964年在毛澤東東同志故居1華里多的迎鳳山下修建了毛澤東同志陳列館。館內陳列了反映毛澤東同志偉大革命實踐活動的照片和文物。
毛澤東同志舊居陳列館——陳列館建筑地段,自動南向西北傾斜,面向道路,背負群山,建筑物掩映于山林之間,與故居周圍自然樸實的環境相協調。
1972年底,華國鋒同志與李先念同志來到韶山毛澤東同志舊居陳列館參觀、學習。
毛澤東同志舊居陳列館——1969年,進行了第二期擴建。擴建工程由華國鋒同志親自主持。華國鋒同志對韶山革命紀念地作出了保持韶山原貌,陳列館不能搞高、大、洋等重要指示。
華國鋒同志晚年再次來到韶山毛澤東同志舊居陳列館參觀、學習。
韶山灌區工程——以灌溉為主的綜合利用工程,包括水庫樞紐、引水樞紐和渠道工程三大部分。引水樞紐干旱季節引進流量45立方米/秒。配合灌區范圍內5萬多處塘、壩、小水庫攔蓄的本地徑流,灌溉100萬畝農田。除此,還有發電、防洪、航運、工業給水及養殖等綜合效益。華國鋒同志作為建設總指揮,參加了韶山灌區的建設。
華國鋒同志任韶山灌區建設總指揮,領導湖南人民建設一座造福子孫萬代的水利工程。
韶山灌區工程——以灌溉為主的綜合利用工程,包括水庫樞紐、引水樞紐和渠道工程三大部分。引水樞紐干旱季節引進流量45立方米/秒。配合灌區范圍內5萬多處塘、壩、小水庫攔蓄的本地徑流,灌溉100萬畝農田。除此,還有發電、防洪、航運、工業給水及養殖等綜合效益。華國鋒同志作為建設總指揮,參加了韶山灌區的建設。
華國鋒同志晚年再次來到親自領導建設的韶山灌區參觀。
韶山鐵路——湖南省湘潭市境內的一條支線鐵路,由湘潭縣向韶站經銀田站通往韶山市清溪鎮韶山站,全長21.4公里,在向韶站與湘黔線連接。1967年2月5日,韶山鐵路建設工程正式開工,該年底建成通車。
韶山火車站——1967年2月5日,韶山鐵路建設工程正式開工,該年底建成通車。韶山火車站為韶山鐵路的起點。
毛澤東同志青年時代塑像——塑像坐落于韶山火車站正前方約200米處的山崗上,建成于1967年12月。為永久紀念毛澤東同志12月26日誕辰,塑像總高為12.26米,其中像身高6米,基坐高6.26米。塑像遠處是巍峨青山,近處,八面紅旗映著藍天迎風招展;塑像四周山坡上,樟、楓、雪松、山茶、蜜桔,成林成行,且呈放射狀栽植,線條分明。
版權所有:華國鋒紀念網 hgf216@126.com 京ICP備14031746號
監制:北京國鋒偉業文化傳播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