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快消滅血吸蟲病的步伐,為實現新時期的總任務作出貢獻,是我國南方血吸蟲病流行地區一項迫切而又艱巨的任務。現在,疫區廣大干部和群眾,正在搶時間,爭速度,為在一九八五年基本上消滅血吸蟲病而努力奮斗。
華主席為首的黨中央十分關懷血吸蟲病疫區人民的疾苦。去年冬天,黨中央批準召開了全國血防工作會議,今年年初,黨中央又批準了一九七八——一九八五年消滅血吸蟲病的規劃。受林彪、“四人幫”的破壞而被迫停止工作十二年的南方十三省、市、自治區血吸蟲病研究委員會,不久前已經恢復并召開了會議,討論制訂了血防科研的規劃。最近,在紀念毛主席《送瘟神》詩篇發表二十周年前夕,華主席為血防工作題詞:“加強領導,依靠群眾,為實現毛主席‘一定要消滅血吸蟲病’的遺愿而奮斗!”華主席的題詞,為我們加快消滅血吸蟲病的步伐下了動員令。
血吸蟲病是危害人民健康的嚴重疾病。解放前,它的流行范圍幾乎遍及半個中國,患者約一千萬人,一億人口受到威脅。新中國成立后,毛主席在一九五五年發出了“一定要消滅血吸蟲病”的號召。在一九五八年大躍進的高潮中,毛主席看到《人民日報》報道的余江縣消滅了血吸蟲病的消息,寫下了氣貫長虹的光輝詩篇《送瘟神》,熱情贊揚人民群眾“送瘟神”的英雄氣概和偉大力量,給予全國人民極大的鼓舞。
在毛主席偉大號召的指引下,我國血防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績,消滅釘螺的面積和治愈的血吸蟲病人都接近百分之八十,二百零四個縣(市)基本消滅了血吸蟲病。余江縣二十年來一直沒有發現新感染的血吸蟲病人。許多“千村薜荔人遺矢,萬戶蕭疏鬼唱歌”的疫區,出現了“疫情年年輕,體質年年強,產量年年高,生產年年好”的興旺景象。
但是,由于林彪、“四人幫”的干擾和破壞,毛主席、黨中央交給我們的消滅血吸蟲病的任務,未能如期完成,有些地方疫情還很嚴重,當前的血防任務還很艱巨。釘螺孳生面積還有三十億平方米,而且集中在湖泊、江灘和山區、平原的復雜地區。血吸蟲病患者還有二百五十萬人,不少是夾雜癥和晚期病人。沒有基本消滅血吸蟲病的縣(市)還有一百四十多個;宣布基本消滅血吸蟲病的縣(市)中,有的實際上沒有完全達到標準,還要作極大的努力才能根除。因此,消滅血吸蟲病,仍然是一場嚴重的斗爭。這場斗爭關系到千百萬勞動人民的健康,影響著新長征的步伐。我國血吸蟲病流行地區,大部分是糧食高產地區,是商品糧的重要基地。把血防工作搞好了,對于增強人民體質,加快國民經濟的發展,保證新時期總任務的實現,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。疫區各級黨組織,應當充分認識到這個問題的重要性和艱巨性,以對人民群眾極端負責的精神,采取有力措施,加快消滅血吸蟲病的步伐。借口工作多,不把血防工作放在日程上,或者僅僅一般號召而不采取切實措施,都是不對的,必須堅決糾正。
要消滅血吸蟲病這個自然界的“瘟神”,首先要深揭狠批林彪、“四人幫”這伙政治上的“瘟神”。林彪、“四人幫”及其黨羽全盤否定文化大革命前血防工作的成績,在血防戰線層層揪所謂“走資派”,瘋狂破壞血防工作。他們根本不顧人民的死活,誣蔑黨委領導血防工作是“不抓大事抓小蟲”。他們叫嚷“血防工作顧不上”,“斗完了走資派再搞血防工作”。他們不準召開血防工作會議,甚至不準向毛主席、黨中央報告血防工作情況,不準下達血防工作文件,不準宣傳毛主席“送瘟神”的光輝思想。他們肆意踐踏黨的知識分子政策,給大批血防科研人員加上“反動學術權威”、“白專典型”等等莫須有的罪名,剝奪血防科研人員搞科研的權利,有些多年從事血防科研工作、卓有成就的專家和教授,被迫害含冤死去。他們拆散血防研究機構,趕走血防防治人員,毀壞血防設備和資料,致使許多地方血防工作無人過問,疫情回升。我們一定要聯系血防戰線的實際,把揭批林彪、“四人幫”的斗爭進行到底。如果不徹底查清血防隊伍中那些同林彪、“四人幫”篡黨奪權陰謀活動有牽連的人和事,整頓充實各級血防領導班子,就不可能領導好當前的血防工作。如果不把林彪、“四人幫”那一套不管人民死活的反動謬論批深批臭,就不可能恢復和發揚我們黨關心人民疾苦的優良傳統和作風。如果不在血防隊伍中堅決落實黨的干部政策和知識分子政策,就不可能充分調動廣大干部、科技人員和人民群眾的積極性,消滅血吸蟲病就只能是一句空話。
消滅血吸蟲病,是移風易俗,改造山河的偉大斗爭,只有依靠群眾,大搞群眾運動,組織各行各業支援,以“天連五嶺銀鋤落,地動三河鐵臂搖”的偉大氣概,同“瘟神”作斗爭,才能取得徹底勝利。必須大造輿論,大造聲勢,廣泛深入地宣傳毛主席“送瘟神”的光輝思想,宣傳華主席為首的黨中央有關消滅血吸蟲病的各項指示,做到家喻戶曉,人人知道。必須貫徹黨的農村經濟政策,減輕農民負擔,減少非生產用工,以保護廣大農民的社會主義積極性,使血防群眾運動深入持久地開展下去。在大搞群眾運動的同時,還要加強血防專業隊伍的建設,使群眾運動和專業隊伍的工作很好地結合起來。
把血防工作納入農業學大寨運動的軌道,特別是把消滅釘螺納入農田基本建設規劃,把兩者緊密結合起來,既能改造河山,發展生產,又能改變釘螺孳生環境、消滅釘螺。這是堅持血防群眾運動行之有效的方法。許多消滅血吸蟲病的先進地區,同時是農業學大寨的先進單位。他們結合生產,統一安排人力、物力、財力,采取農閑抓突擊,農忙抓鞏固的方法,堅持在搞水利工程的時候,優先安排有利于滅螺的工程,收到了很好的效果。我們要認真總結推廣這些行之有效的經驗。過去,有些地方,在搞農田基本建設時,沒有結合滅螺,結果造成“水利河網化,釘螺到處爬”,反而擴大了疫情。也有一些地方,計劃不周密,工作不扎實,喜歡做表面文章,不講實際效果,用工不少,收效不大。這些教訓必須引以為戒。今冬明春,農田基本建設要掀起一個新的高潮,各級黨委要早作準備,早訂規劃,把消滅釘螺與農田基本建設緊密結合起來,打一場一舉兩得的漂亮仗。
要加快消滅血吸蟲病,血防科研工作必須走在前頭。由于林彪、“四人幫”的干擾破壞,前幾年,血防科研工作處于停滯狀態,許多關鍵性的科研課題遲遲不能突破;查螺滅螺,查病治病的方法仍很落后。特別是接近消滅血吸蟲病的階段,無論是查螺滅螺,還是查病治病,難度都越來越大,對防治技術的要求也越來越高。因此,血防科研工作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。血防科研有新的突破,血防工作才會有新的進展。我們一定要把這項工作迅速搞上去,要把各方面的科技力量組織起來,抓住重點,密切協作,苦戰攻關。要建立和健全各級血防科研機構,培養、造就一支與防治工作相適應的又紅又專的血防科學技術隊伍。要做好科技情報交流和科學技術的普及工作,對科研成果要及時鑒定,確有成效的要推廣使用。要尊重血防科技人員的勞動,對作出成績的科技人員要給予鼓勵。廣大血防科技人員要樹雄心,立壯志,虛心學習,發憤工作,努力攀登血防科學技術高峰,為早日消滅血吸蟲病作出新的貢獻。
(選自1978年10月21日《人民日報》第2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