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隊企業是我國人民公社制度的產物,它是隨著人民公社產生和發展起來的。偉大領袖毛主席遠在人民公社化初期,就高瞻遠矚地指出:“目前公社直接所有的東西還不多,如社辦企業,社辦事業,由社支配的公積金、公益金等。雖然如此,我們偉大的、光明燦爛的希望也就在這里?!?
英明領袖華主席忠實執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線,對扶持社隊企業這個新生事物極為關懷。最近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,要積極促進農村副業和社隊企業的發展,使副業和企業的收入在社隊總收入中的比重有一個大的提高,以促進農業高速度的發展。早在一九七四年,華主席在給湖南省委的一封信里,對社隊企業的發展就給予高度的評價和熱情的支持,指出“這對于鞏固發展人民公社集體經濟,對于加速實現農業機械化,消滅三大差別,都具有重大意義。它代表了人民公社的偉大希望和前途。”在一九七五年全國農業學大寨會議上,華主席對發展社隊企業的方針、路線和政策,作了全面的闡述,為進一步發展社隊企業指明了方向。近一年來,華主席又多次作了重要指示,提醒各地要把社隊企業搞起來,促進社隊企業的健康發展。我們要認真學習和執行華主席的這些指示,把這項工作真正作為一件大事來辦。
近幾年來,社隊企業發展很快。打倒“四人幫”,生產力大解放,社隊企業更是蒸蒸日上?,F在,全國廣大農村已經有百分之八、九十的社隊辦了企業,去年全國社隊企業的總產值,比一九七六年增長了百分之三十以上,它已經成為國民經濟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。但是,社隊企業發展很不平衡,工作中問題不少,還遠遠不能適應國民經濟新躍進形勢的要求,我們必須加快步伐,使社隊企業有一個大的發展。
華主席在五屆人大提出了新時期的總任務,要求農業要以比過去更高的速度向前發展。要高速度,就要搞社會主義大農業,就要進行大規模的農田基本建設,就要用現代技術裝備農業。這些都需要大量的資金、設備和技術力量。資金從哪里來?靠農業本身的積累為數很少,主要只能靠發展農村副業和社隊企業的積累來解決。黨中央提出,農業機械化要堅持“三主”方針,即農業機械制造以地方為主,農業機械產品以中小型為主,農業機械購買以集體經濟為主。沒有強大的社隊企業,“三主”方針就會落空。今天本報發表的江蘇無錫縣的調查報告就說明了這一點。無錫縣用社隊企業的積累,向農業投資九千六百多萬元,使他們能夠大規模地改造農業生產的條件,建立社隊的支農工業,加快農業機械化的步伐。
發展社隊企業,公社、大隊兩級直接所有的東西多了,有了充分的物質力量,就能有計劃地幫助窮隊,加快窮隊向富隊轉化,就能為所有制過渡創造物質基礎。社隊企業越發展,轉隊工資占社員分配的比重就愈大,社員的收入也就愈多。去年無錫縣社員平均收入,有百分之五十以上來自社隊企業。而單一的農業,不可能實現農業的現代化,也不可能顯著改善社員的生活。
發展社隊企業,更深遠的意義,還在于為實現城鄉結合、工農結合展示了光輝的前景。黨的八屆六中全會《關于人民公社若干問題的決議》中指出:“人民公社實行的工農業同時并舉和互相結合的方針,為縮小城鄉差別、工農差別開辟了道路”。社隊企業就是實行這種工農互相結合的好形式。社隊企業實行亦工亦農的勞動制度,廣大社員既能種田,又能做工,逐步縮小工農差別。社隊企業在為農業服務的前提下,根據具體條件,開展城鄉協作,為大工業服務,既積累了資金,有利于農業,又支援了工業建設。城市工業有計劃地向農村擴散產品,把一部分任務交給社隊企業去承擔,就可以節省國家投資,不增加職工指標,少建廠房、設備和少支付工資,使生產做到多快好省。工廠還可以騰出手來,向“高、精、尖”進軍。社隊企業還能承擔城市需要的一些缺門、短線產品,人民生活需要的各種小商品,成為全民所有制經濟的有力助手和重要補充。社隊企業發展起來了,農村里小工廠星羅棋布,城市則避免了無限制擴大和臃腫,做到工業合理布局。目前,在我國一些社隊企業比較發達的地區,已經出現了有社會主義覺悟、能工能農的一代新人。馬克思和恩格斯在《共產黨宣言》中曾經預言:“把農業和工業結合起來,促使城鄉之間的差別逐步消滅?!蔽覀冊谶@里看到了這個偉大理想的雛型。
禍國殃民的“四人幫”全面搞亂我們的國民經濟,對社隊企業的破壞干擾也很大。他們忽而污蔑社隊企業是“資本主義的黑窩子”,叫嚷“非農即砍”;忽而鼓吹“三自”(即自由掛鉤、自找門路、自由發展)和“三高”(即高工分、高獎勵、高補貼),妄圖把社隊企業引入資本主義邪路。在“四人幫”煽起的這股妖風的影響下,有一些社隊企業滋長了資本主義傾向,背離了首先為農業生產服務的大方向,造成經營管理混亂,給一小撮壞人以可乘之機,大搞貪污盜竊、投機倒把活動,挖社會主義集體經濟的墻腳。在揭批“四人幫”的第三戰役中,必須聯系實際,繼續深揭狠批“四人幫”破壞農村經濟政策和社隊企業的罪行,肅清其流毒和影響。要通過黨的基本路線教育和“一批兩打”運動,打擊歪風邪氣,端正社隊企業的社會主義方向。
英明領袖華主席曾經指示:“發展社隊企業,必須堅持社會主義方向,主要為農業生產服務,為人民生活服務,有條件時,也要為大工業、為出口服務。要充分利用本地資源,發展種植、養殖、加工和采礦業等,但是必須注意不要和大工業爭原料,不要破壞國家資源?!蔽覀円裾杖A主席闡明的這個方針,對現有的社隊企業進行一次認真的整頓。首先要整頓好企業的領導班子。有一個好的領導班子,企業就有了團結戰斗的核心,黨中央的方針政策才能得到貫徹執行。不首先抓好這一條,一切就無從談起。社隊企業是社會主義國民經濟的一部分,它的生產活動應當在國家計劃的指導下進行?,F在,社隊企業的產、供、銷還有相當一部分沒有納入國家計劃,使這些企業生產不穩定,脫產人員過多,成本增大,助長資本主義傾向。這種狀況應當迅速改變。社隊企業的發展和它們的產、供、銷,要納入縣以上的地方計劃,使社隊企業做到生產有安排,原料有來源,產品有銷路,發揮他們的正當積極性,避免盲目性。
辦好社隊企業,關鍵在黨的領導。有些地區的領導同志,對社隊企業認識上有片面性,把農業和工業對立起來,認為“糧食不過綱,社隊企業顧不上”?!稗k了工業,沖擊農業?!边@是形而上學觀點。事實恰好相反,農業要大上,就要發展社隊企業。搞單一經營,發展到一定程度,就會困難重重。現在有的地方不是正陷在這樣的困境里么?還有人指責說:“辦了社隊企業,拉走了農業勞力?!逼鋵?,這是一個勞動力的管理問題。無錫縣委合理安排勞動力,首先滿足農業生產需要,保證了農業生產有足夠的勞動力。可見只要安排得當,這個矛盾是完全可以妥善解決的。
社隊企業的發展和鞏固,只有在斗爭中才能實現。我們要把建設社隊企業和農業學大寨、工業學大慶運動結合起來,把整頓社隊企業和農村黨的基本路線教育結合起來。只要各級黨委熱情支持,積極領導,社隊企業這個偉大的、光明燦爛的希望,一定能夠變成更加壯麗的現實。
(摘自1978年4月4日《人民日報》第一版)